新闻中心

中国梦·AG厅梦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学区房疯涨 :23?亭子间240万 不到一周成交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3-09-02    阅读量 :

学区房比婚房更“刚需” ;“孩子”比“丈母娘”更厉害——这两句话近来在房产中介圈子里广为流传 。从市场表现来看 ,即使是在今年3月末沪版“国五条”出台后 ,即使是在二手市场成交量一路下滑之际 ,学区房的销售情况依旧坚挺 ,二手房源依然走俏于市场 。于是乎,对于许多家有学子的爹妈来说 ,“早买早实惠”不仅限于抢得早入户的先机 ,更在于价格上的“优惠” 。
  9月即将来临 ,面对不少名校入户3年的硬指标 ,时下成为了不少家长选购学区房的冲刺阶段。近日 ,青年报记者对沪上一些区域的学区房市场进行了调查 ,发现在一些名校扎堆的区域 ,一套性价比较高的学区房背后总有一串客户在排队求购 。而就在市场供应量不足的情况下 ,学区房几乎每月挂牌价都有5%-10%的上涨 。
  买家
  “如今为孩子上学准备一套学区房比当年自己结婚买房更‘刚需’ 。”
  “买学区房绝对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 ,而且最关键的是哪怕房子到手了 ,也并非万事大吉了 ,这里面的变数实在太大 。”日前 ,在位于虹口区东宝兴路上的一家房产中介 ,青年报记者遇到了一位前来咨询学区房的黄先生 。“在现在这个市场里 ,想买一套两三百万的房子其实选择余地还是很大的 。但是如果加上‘学区房’这个限制条件 ,那房源绝对是紧张的 ,价格更是没有上限的 。”
  根据黄先生的要求 ,物业顾问在电脑上搜索了一系列楼盘的挂牌情况 ,结果发现销售异常火爆 。“这个建工小区就是对口虹口区四中心的 ,挂牌出售的房源也不少 ,但问题是都已成交掉了 。”说话间,物业顾问朱先生也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这套6楼的房子月初才挂出来 ,我前两天还看到有的 ,怎么今天居然卖掉了 。邮电二村还有2套房子 ,总价都在250万左右 ,算下来差不多4万/平方米 ,你要不考虑下 。”
  面对这样的结果 ,黄先生一脸无奈地感叹 :“有了孩子以后再买房 ,一切都要以学校说了算 ,房子必须跟着学校走 。我小孩今年就要读幼儿园了 ,我必须筹划好对口小学的房子 。等到小孩进了小学 ,我又得要准备对口中学的学区房 。”在黄先生看来 ,“如今为孩子上学准备一套学区房是比当年自己结婚买房更‘刚需’ 。”最终 ,黄先生还是提出 ,希望中介能尽快安排看房 ,如果合适就尽快交易过户 ,让孩子的户口尽早报进去 。
  据悉 ,目前在上海 ,还有很多区域仍延续着以户口地作为入学标准的政策 ,但要达到这个标准也并非易事 。很多家长绞尽脑汁 ,不惜“孟母三迁” 。而与此同时 ,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 ,不少学校规定户口落在对口学校分配区域的时间必须达到2年甚至3年以上 。照此推算 ,9月1日无疑就成了一个“最后期限” 。
  “上周一签的合同 ,房子是黄河路上的一个老公寓 ,虽然居住条件不是很好 ,但考虑到对口学校好 ,还是义无反顾以高于心理预期的价格购买了此套房子 。”对于朱先生来说 ,这套房子能对口曹光彪小学 ,还能对口格致中学是其最大卖点 。“我跟上家商量好了 ,我在总价上再加2万块 ,但第二天就要去办过户。这样一来 ,我还能赶在9月1日前把孩子户口迁进去 。”
  中介
  “成交周期都很短 ,不少学区房前后仅用了一周时间就完成了交易 。”
  走访中 ,青年报记者发现 ,无论是在虹口 、闸北 ,还是静安 、徐汇 ,但凡提及学区房 ,每家房产中介的物业顾问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区里有哪些重点小学 ,对应的楼盘有哪些 。毫无疑问 ,在这个二手房成交量低迷的市场上 ,学区房成了拉升业绩的中流砥柱 。“学区房几乎每月挂牌价都在上涨” ;“同一个小区的房子 ,从3月份到现在涨了十几万” ;“哪怕是四五十年的老房子 ,一年的涨幅也要超过50%”……在房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下 ,一些名校附近的房产中介门店光靠学区房业务 ,每月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
  沪上一家地产公司的成交数据显然 ,就8月1-20日二手房的成交量就比7月同期上涨愈四成 ,其中类似学区房这样的优质房源占到了很大比例 。据一家位于金汇路上的房屋中介公司经理介绍 :8月门店的成交量也有所上涨 ,涨幅均在20%左右 ,但本月成交的房源不少都是新增的挂牌出让的学区房 ,如对口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的优质房源 ,非常抢手 ,因此很快就促成了成交 。“很多卖家都是在拿到了入学通知书之后前来挂牌出售的 ,而对于已经‘守株待兔’了一段时间的买家来说 ,则是希望抢在9月1日前交割入户 。所以 ,进入8月以来 ,成交的周期都很短 ,不少学区房前后仅用了一周时间就完成了交易 。”
  无独有偶 ,常德路上的一家中介的置业顾问也表示 :进入8月 ,尤其是这几天 ,门店的上门客明显有所增多 ,带看量也增加了10%-20% ,多为诚意度较高的客户 ,看的也多是学区房 。“为赶上开学 ,很多买家一旦确认房源信息 ,从看房到签约一般都在一周以内 。”
  房东
  “一天到晚要我‘再考虑考虑’,想把我逼疯啊 !”
  “我不考虑卖房子 ,你不要再打来了 !” ;“我没别的房子住 ,钱再多也不卖 !”;“不卖 !不卖 !再见 !”……如果要问家住徐汇区锦汇苑的陈先生 ,“最近最讨厌的人是谁 ?” ,那么他会斩钉截铁地回答——房产中介 。“在此之前 ,也会有中介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给我 ,问我是不是考虑把房子卖掉 ,然后顺便告诉我,你现在的房子又涨了多少多少 。但进入8月份 ,这个‘轰炸’的频率就更高了 ,基本上一天至少会接到四五家中介公司的电话 ,无一例外都希望你抛盘 。”而这一切对于从没想过要卖房子的陈先生来说 ,简直就是不堪其扰。
  为何陈先生家如此受中介青睐 ?原来锦汇苑小区属于徐家汇街道文定居委 ,片区对口正好是徐汇区汇师小学 。并且从地理位置上说 ,与汇师小学仅仅一街之隔 ,这无疑成为广大家长最心仪的房源之一 。眼看着自家的房子从2006年买入时的136万 ,涨到了如今的420万 ,陈先生坦言 :“凭良心说 ,我的现在的感觉只有烦 ,没有喜 。这是我的唯一住房 ,市价再高我也不可能卖房去住宾馆 。现在只希望快点开学 ,至少可以清静几个月 。”
  陈先生自嘲地透露 ,他现在是“防火 、防盗 、防中介” ,只可惜“防不胜防” 。“每天那么多陌生号码打到手机上面 ,我又不知道是不是工作上的事情 ,一般还是会接一下的 ,可这一搭话就吃药了 !”陈先生坦言 :“为了躲避骚扰 ,我还特意装了360 ,把这些号码拉黑了 。但他们过两天换个手机电话又打过来了,真是烦死了 。一天到晚要我‘再考虑考虑’ ,想把我逼疯啊 !”
  事实上 ,有陈先生这样烦恼的业主不在少数 ,而他们的共同点就在于都占据了学区房的地理位置 。“你别再来了啊 ,再来我报警了 !”对于家住赤峰路的范先生来说 ,最近一段上门的不速之客特别多 ,都是中介带来看房子的 。“之前是说 ,楼上楼下房东不在 ,问能不能进来看看房型 ;最近一段就干脆敲门来问是不是考虑卖房子 。我一个退休工人 ,卖了房子住哪里去 ,再说了 ,我们家孙子还指着这套房子进四中心了 。”
  对于业主的“痛恨” ,不少置业顾问也直言 ,为了生计不得不如此 。“学区房好卖 ,需求大 。我们也很难确定房主是不是有卖房意向 ,所以只能这样一个个电话打 。毕竟促成一笔交易 ,就能拿佣金了 。”位于文定路上一家中介公司的置业顾问解释说 :“现在很多信息都是公开 、共享的 ,尤其是好的房源肯定会被很多同行盯上 ,对业主来说经常被骚扰也是难免 。等过了这一段估计会好些 ,下一个学区房购买高峰就要到明年三四月份了 。”
  学区房比婚房更“刚需” ;“孩子”比“丈母娘”更厉害——这两句话近来在房产中介圈子里广为流传 。从市场表现来看 ,即使是在今年3月末沪版“国五条”出台后 ,即使是在二手市场成交量一路下滑之际 ,学区房的销售情况依旧坚挺 ,二手房源依然走俏于市场 。于是乎 ,对于许多家有学子的爹妈来说 ,“早买早实惠”不仅限于抢得早入户的先机 ,更在于价格上的“优惠” 。
  9月即将来临 ,面对不少名校入户3年的硬指标 ,时下成为了不少家长选购学区房的冲刺阶段 。近日 ,青年报记者对沪上一些区域的学区房市场进行了调查 ,发现在一些名校扎堆的区域 ,一套性价比较高的学区房背后总有一串客户在排队求购 。而就在市场供应量不足的情况下 ,学区房几乎每月挂牌价都有5%-10%的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