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国梦·AG厅梦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兰州榆中供暖模式走向全国

来源 :    作者:    发布时间 :2013-12-09    阅读量 :

对北方城市而言 ,进入冬季供暖期 ,资金落实难 、能源浪费过大 、计量收费困难等诸多问题 ,是困扰管理部门的难题 。对此 ,各个地区都在寻求解决良策 。榆中县另辟蹊径 ,采用新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成功解决了冬季供暖期暖气不热 、费用拖欠 、资源浪费难题 。这一成功经验 ,成为北方供暖城市争相学习借鉴的先进管理模式 。
  环保节能最大化
  不久前 ,由住建部组织召开的2013年北方采暖地区供热计量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结束 。我省榆中县的供热计量改革经验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
  对榆中县在供热系统改造过程中探索出的分户计量成功经验 ,与会代表称之为“榆中模式”.并与“承德模式” 、“天津模式”一起作为样板 ,在全国其他城镇推广学习 。
  榆中县供热站站长罗志荣介绍 :“‘榆中模式’成功解决了冬季供暖期暖气不热 、费用拖欠 、资源浪费的难题 。”
  “今年冬天不光家里热乎乎的 ,心里也是热乎乎的 。”家住榆中县粮食花园的李德荣老人说 ,供热站工作人员不仅对家里的供暖管道进行了改装 ,还对小区外墙加厚了6公分 ,重新粉刷了墙体 ,让小区看起来像新建的一样 。
  细心的李德荣从供暖期开始 ,就在家里挂了温度计 ,每天测量室内温度 。“去年家里最高也就18度 ,今年改装后 ,家里的温度能达到22度 。”李德荣高兴地说 ,交的暖气费一样 ,但家里比往年热火多了 。
  记者在李德荣家中看到,每间屋子内都有一个开关阀 ,用于控制每个房间的供热需要 ,而供热计量表设在过道内 ,既不影响房屋的装修 ,还有利于供热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维修 。
  “白天上班族和经常外出的居民 ,出门后可随时关闭阀门 ,避免了少数住户长期只享受热源而不缴费的现象 。这是把节能减排和供热计量改革有效结合起来 ,使环保和节能在老百姓身上体现出效能最大化 。”罗志荣介绍 。
  根据榆中县供暖系统改造进程 ,到2014年全县将全面实行“分户计量”.
  改造成本曾是阻力
  其实 ,热计量本身并不能节能 ,只有建筑本身达到节能保温要求了 ,才能谈得上用何种方式计量的问题 。罗志荣介绍说 ,“热计量的前提是建筑节能 。非节能建筑只有在进行了节能改造并加装温控设备的基础上 ,才能实行热计量 ,否则热计量节能只是一句空话 。”
  据了解 ,既有建筑的热计量改造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要进行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 ;其次要进行热源及管网热平衡改造 ;最后才是建筑室内采暖系统热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 。
  要改造必定产生费用 ,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不足 。事实上 ,榆中县2004试点系统改造初就以上改造费用的承担办法及后续的费用计量标准 ,成为关注的焦点 。
  “虽然供热部门在分户计量改造之初就与试点住户们做了沟通 ,对于分户计量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效益也进行了宣传介绍 。但是 ,具体实施过程中 ,还是出现了许多用户不买账的情况 。”罗志荣回忆说 。
  改造成本是最大的阻力 。新建住宅一次安装到位 ,每户成本分摊费用都是购房时一次交清 。而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 ,每户则需交改造资金几百元甚至上千元 。罗志荣说 ,“这笔费用要是完全由改造住户们承担 ,改造工作肯定难以继续 。”
  为此 ,榆中县另辟蹊径 ,采用新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对项目改造所需资金 ,除国家及地方奖励补助外 ,全部由合同能源服务公司提供 ,项目回收期5年 ,节能效益双方按五比五的比例分享 ,破解了改造资金短缺的难题 。
  经过仔细的成本核算后 ,榆中县热计量改造每平方米成本为44元 ,其中供热站承担36元 ,居民承担8元 。改造费用全部由供热企业先行垫付 ,实施计量改造后节省下来的热费由用户和供热企业五五分成 。
  罗志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如果按每户100平方米计算 ,一户居民承担800元改造费用 。而经过供热计量改造后 ,一个采暖季平均每户节约取暖费400--600元 ,与改造前相比 ,两个采暖季节约的费用就基本够改造费用 。最主要的是 ,之后的受益期将是长期的 。
  助力“蓝天工程”
  地处盆地的兰州城 ,冬季因静风天气较多 ,是我国冬季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 。
  为此 ,从1998年开始 ,兰州市致力实施“蓝天工程”,每年都将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2%的专项资金投入到环境综合治理中 ,而且资金数目每年都在增加 。
  “近几年 ,针对大气污染治理 ,兰州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投入了大量资金 ,但受地形 、气象条件等因素困扰 ,冬季大气污染问题一直都是治标不治本。”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张明泉教授说 。
  而榆中县所推广的“分户计量”管理模式 ,则能有效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
  榆中县供热站提供的数据显示 ,2009年以来 ,榆中县新增65万平方米供热面积 ,但供热用煤没有增加 ,用煤量维持在6万吨(标煤) 。
  经测算 ,完成节能暖房改造工程后 ,榆中县每个采暖期可节约标煤2.8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408万吨 ,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20吨 ,减少烟尘排放量542吨 、氮氧化物82吨 ,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空气质量,促进了“蓝天工程”建设 。
  与此同时 ,榆中县在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改造工程中 ,从2005年开始 ,已先后投资3.67亿元 ,同步改造了热源系统 、热网系统 、用户系统 、收费系统 。
  榆中的这一成功经验与作法 ,不仅得到省内其它市州的认可 ,有些地方正在改造中 ,还吸引了来自省外北京 、山西 、吉林 、大连等多个北方地区考察团来学习 。罗志荣说 ,“山西省建委甚至把供热改革座谈会会场迁到榆中县召开 。”
  “不仅如此 ,目前‘榆中模式’已被住建部作为研究课题 ,正在进行总结完善 ,之后要把成功经验在北方供暖区域逐渐推行扩散 。”罗志荣说 。
  “今后分户计量改造在北方供暖城市逐步推广是大势所趋 。”张明泉表示 ,因这一做法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 ,管理层决策上能有效推进 ,最快5年 ,最慢10年 ,其全面普及完全可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