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国梦·AG厅梦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2013兰州新区完成生产总值162亿 同比增长40%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4-01-15    阅读量 :

  一组数据 ,记录着刚刚过去的2013年兰州新区取得的成绩 :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62亿元 ,同比增长40%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 ,同比增长70.2% ;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00亿元……

  “按照‘产业先导 、以产促城 、产城融合’的思路 ,兰州新区借鉴学习其他新区的先进经验 ,坚持高标准建设 、新模式开发 、大项目支撑 ,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 ,兰州新区管委会主任李睿这样总结 。

  招商引资奠定产业基石

  隆冬时节 ,全国第五个 、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大地上开发建设的热潮依旧涌动 。

  一眼望去 ,开阔的秦王川里塔吊林立 ,建设者脚步匆匆 。一幢幢高楼大厦 、一座座厂房车间已拔地而起 。

  “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开发建设 ,产业发展是核心 ,招商引资是关键 。”兰州新区的决策者清醒而坚定 。

  刚刚过去的一年 ,兰州新区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

  主动走出去请进来 ,多次组团赴上海 、广州 、成都 、香港等地区宣传推介 ,对接洽谈项目 ;骨干力量组成5支招商小分队 ,分赴长三角 、珠三角 、秦岭以南 、秦岭以北 、北京等地 ,常驻定点招商 ;以兰洽会 、西洽会 、名企陇上行等为契机 ,利用各种活动平台广泛招商 ;紧盯“三个500强”企业 、拥有先进专利技术企业及产业链配套企业 ,开展更为精准的招商……

  全力以赴 ,招大引强 。一年来 ,兰州新区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新成效 。

  世界500强企业绿地集团投资260亿元的兰州新区绿地·智慧金融城项目 、中国500强企业四川科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的科创医药产业园项目 、中国民营500强企业上海中发电气集团投资7.26亿元的电气输配电成套装置及自动化项目……截至目前 ,兰州新区已累计签约产业项目235个 ,总投资2542.94亿元 。其中 ,2013年新签约项目160项 ,总投资1760亿元,为新区产业集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注入了强劲动力。

  “软硬兼施”优化投资环境

  兰州新区不沿边,不靠海 ,凭什么创造“财富洼地” ?

  “要加速产业聚集 ,必须‘软硬兼施’ 。”兰州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张爱胜说 。

  2013年 ,世界500强企业正威国际集团在兰州新区投资20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破土动工 ,意在打造一条完整的高端铜产业链,属名副其实的“龙头”项目 。

  当年10月30日 ,正威国际集团人员在为项目办理营业执照 、税务登记证等证照时 ,兰州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主动跟进 ,派人全程陪同办理 ,两天之内办结了所有手续 。

  “没想到兰州新区如此高效 ,给企业创造了很好的环境 ,接下来一心谋发展就可以了 。”正威国际集团兰州新区项目办公室主任胡海霞说 。

  过去一年 ,兰州新区加速建立“精简、高效”的服务流程和制度体系 ,着力形成“项目落地最快 、投资环境最优 、企业满意度最高”的软环境 ,让每一位投资者都可以享受到“保姆式”的服务 。

  硬件环境也同样加速建设 。

  2013年12月20日 ,兰州新区铁路运输大动脉中川至马家坪铁路贯通 。从开工建设到调试通车 ,这条铁路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 ,创下了我省最快的铁路建设速度 。

  与此同时 ,兰州新区实施了包括水 、电 、路 、气在内的一大批基础设施 ,核心区80平方公里的基础配套设施基本形成 。

  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兰州新区加快产业聚集创造了必要条件 。

  到2013年底 ,包括正威国际 、科创药业 、禾邦药业在内的一大批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的重大产业项目已落地开工 ;以兰石集团兰州新区石化装备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为代表的数十家“出城入园”项目也在秦王川大地加速生根 。

  兰州新区产业集聚已初步形成 。

  不拘一格建设“人才特区”

  既要快 ,也要好 。

  兰州新区的开发不是盲目地追求速度 ,所迈出的每一步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

  兰州新区开发建设以来 ,所有工作都是在基于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开展的 。

  到2013年底 ,兰州新区已编制完成了包括总体规划在内的54项规划体系 ,科学指导着这座新城的发展 。

  与完善科学规划相伴的 ,是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的支撑 。

  舒时光——北京大学法学学士 、史学硕士 、环境科学博士 ,曾在北京市司法系统工作。作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 ,2013年1月 ,舒时光被任命为兰州新区招商二局副局长 。而他只是兰州新区引入的众多高层次人才的其中之一 。

  为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兰州新区确定了“任 、借 、挂 、聘”四结合的用人模式 ,打破人员流动中的身份 、地域限制 ,面向全国诚聘英才 ,公开选拔中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 。

  2013年 ,兰州新区从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等渠道 ,共引进以硕博士为主体的高层次人才40名 。

  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 。兰州新区还注重借助外部智慧 ,建立了囊括两院院士 、“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者等118名国内外专家在内的智库 。

  “大到整个兰州新区的战略发展决策 ,小到一座公园的规划 ,都倾注了来自各方的智慧 。”兰州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郭智强说 ,兰州新区不仅是经济建设的新区 ,也正在成为一座“人才特区” 。

  生态先行改善人居环境

  俗话说 ,“筑金巢 ,引金凤” 。兰州新区的“金巢”却是绿色的 。

  秦王川盆地干旱少雨 ,自然环境脆弱 。

  过去的一年 ,以建设生态环境为核心 ,兰州新区加速改善人居环境的步伐 。

  按照“北御风沙 、中兴产业 、南建景观”的思路 ,兰州新区着力建设“一心两圈”新区绿色生态屏障 。2013年 ,完成造林5万亩 ,使核心区周边造林绿化面积增至10.5万亩 。

  其他生态工程也在加紧进行 。

  至2013年底 ,兰州新区已完成约60公里城市道路的绿化 ;新区2号生态湖基本建成 ,3号生态湖启动建设 ;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完成土方和环湖路建设……

  加快发展 ,最重要的就是聚集人气 。

  生态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聚集人气 ,通过提升公共服务也能聚集人气 。

  2013年 ,兰州新区引导省内优质资源集聚 ,全力加快教育 、医疗 、文体等公共服务场馆建设 。当年8月 ,兰州市委 、市政府机关及部分市直部门和单位共16个部门移至兰州新区办公,既增加了人气 ,也增强了信心。

  新变化 ,新阶段 ,新起点。

  新的一年 ,兰州新区决心在继续扩大招商引资的同时 ,进一步加速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

  “我们一定能够在兰州新区掀起更大规模 、更高层次 、更高水平的开发建设 ,努力把兰州新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新区 ,为推动兰州转型跨越 、率先崛起 ,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对于未来,李睿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