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国梦·AG厅梦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重量级炮弹的新国十条隔靴搔痒还是立竿见影?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0-05-18    阅读量 :

  随着时间的推移 ,国务院出台的新"国十条"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是日趋扩大 。尽管4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依然在增长 ,但交易额却在大幅下降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 ,中国指数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每周交易数据显示 , 5月3日到9日 ,北京 、深圳商品住宅的成交均价分别下降了17.96% 、25.44%.观望和对峙状态已在全国房市蔓延 ,兰州并不是世外桃源 ,房市冰点交易也在博弈间徘徊 。

  循序渐进的"国八条" 、"国六条"

  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项目总监何玉龙对记者说 ,这次新房政针对性之强 ,力度之大 ,可谓前所未有 ,不仅开发商没有预料 ,炒房 、投机者也未料到 ,甚至地方政府也没估计到 。因为与2005年陆续推出的"国八条" 、"国六条"相比 ,新"国十条"是直导房市核心的重量级炮弹 。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国八条"--《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 ,首度明确要采取有效措施 ,抑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 ,并要求各地政府对本地稳定住房价格工作负总责 ,但在信贷等方面未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人为的操作性很强 。宛如毛毛雨 ,虽对火爆市场有一定降温 ,但对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并没有形成绝对的震慑力量 。

  2006年5月 ,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建设部等9部委《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的"国六条",明确地提出"90 、70"的具体标准 ,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房 :90平方米中小套房屋必须占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 ;对购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时全额征收营业税 ;中低价位 、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土地供应 ,其年度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有关专家分析 ,这是因为在1998年房改后 ,全国人民都被推上了商品房市场"独木桥",商品房供不应求 ,逐月攀升 ,这一年兰州主要楼盘房价过了4000元 。

  专家认为 ,"国八条"到"国六条"整顿和规范了市场秩序,纠正了房地产市场扭曲发展的走向 ,实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 ,避免了"一刀切"的单一供房体系 ,商品房上市体系 、商业用地公开拍卖体系等房地产相关的体系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

  市场归市场 、保障归保障 ,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之别开始明朗化 。但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房地产是具有高度资金密集性和综合性的行业 ,每年房贷数额之大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之重 ,各国皆然 。如2007年全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为4.8万亿元 ,占到全国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的17%.抑制房地产并不可怕 ,令人担忧的是整个产业链中少了一个环节 ,房地产的崩溃 ,与它连带的钢材 、水泥等几十个行业也势必陷入低谷 。正所谓"投鼠忌器","毛毛雨" 、"隔靴搔痒"政策只是政府循序渐进 、步步为营 、逐步调整房市结构的一个步骤 。

  目前 ,兰州高价房已彻底进入奢侈品行列 。在省社科院工作的王博士对记者说 ,几年前我一个月的工资能买商品房的一个平方米 ,而现在我3个月的工资只够买一个平方米 。界内人士说 ,现在兰州房市的泡沫有多大 ,只要晚上到黑通通一片的住宅园区去看看就知道了 。有多少人能买得起这个"奢侈品"呢 ?的确 ,兰州商品房已成为一个投资和投机的概念 ,分析人士指出 ,在兰州 ,投资或者投机购房所占比例应该在40%以上 。投机因素的无限扩大 ,在一个非理性的范畴内 ,一切理性的预测都无法估计 ,三线城市的兰州已经提前进入一线城市的房价行列 。

  就在房价狂涨之时 ,2007年9月 ,央行 、银监会共同发布第2套房首付四成的通知 ,这是从1998年房改后最具"杀伤力"的房地产调控手段 。信贷政策的调整在传递一个信号 ,因为房价过快增长势头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体经济的正常运转和民生生活了 ,整顿房市已是弦上之箭 ,不得不发 。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救了房地产 ,如果不是次贷危机引来的4万亿元的扩大内需政策 ,全国房地产企业恐怕会关闭三分之一 。二套房贷首付4成的政策夭折了 ,变成了7折的救市政策 ,这确实给2009年房市出现大逆转 ,根本的原因是信贷政策的调整 。兰州房价在2009年三 、四月略有徘徊后即月月攀升 ,一马平川 ,甚至跳出了万元天价的"凯旋宫".

  重量级炮弹的新"国十条"

  用"疯狂"二字来说兰州房价并不为过 。泡沫越吹越大的 ,"击鼓传花"游戏还在继续演绎 ,那么谁是最后一个接手呢 ?

  房市"击鼓传花"必须终止 ,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只是不久前发生的事 。在经济回暖复苏后 ,国务院迅速出台的新"国十条",无疑是对"击鼓传花"的一个重磅轰击 。重头集中针对住房投机行为 ,重点集中在保障性住房的供应方面 ,重点集中在加大对开发商捂盘惜售 、囤积房源 、哄抬房价等行为的处罚力度方面 ,重点集中在要求政府加大供地面积方面 ,也从源头上控制了购房者的上市率 。主要内容之一是坚决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 ,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以家庭为单位 ,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 ,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二套住房的贷款家庭 ,首付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 ,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应大幅度提高 。之二是直接打击炒房和投机购房 ,商品住房价格过高 、上涨过快 、供应紧张的地区 ,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 ,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 ;对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 ,严格按有关政策执行 。之三是大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各地要明确保障性住房 、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数量和比例 ;保障性住房 、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并优先保证供应 ;在房价过高 、上涨过快的地区 ,要大幅度增加公共租赁住房 、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供应 。之四是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 ,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 ,要增加居住用地的供应总量 ,要依法加快处置闲置房地产用地 ,优先安排普通住房建设 。之五要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确保完成2010年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 、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的工作任务 。

  这表明 ,非商业性住房开始逐渐走上房市的舞台中心位置 。

  最新税政呼之欲出

  界内有关专家说 ,新"国十条"对小户炒房 、投机购房者来说是当头一棒 ,但对有钱阶层来说并无多大影响 ,因为富人不需贷款 。但在新"国十条"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涉及不定产税的征收问题 。"发挥税收政策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 。财政部 、税务总局要加快研究制定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 。税务部门要严格按照税法和有关政策规定 ,认真做好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工作 ,对定价过高 、涨幅过快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重点清算和稽查 。"这一政策有点朦胧 ,却暗示着一个重要信号 ,即政府将在与不定产税有关的政策方面会有新举措 。而事实上 ,目前重庆 、上海等地有关不定产税的政策正在研究中 ,这是对房屋投机的"釜底抽薪",这应该是在新"国十条"中朦胧而又呼之欲出的真正的"尚方宝剑".

  界内有关专家分析 ,目前的兰州房价上涨幅度应该是到了风口浪尖了 ,就周期而言 、消费能力而言 ,连过12年高价房的佳期是到了应该重新调整的阶段了 ,因为这次国家对房市的整顿是一次真枪实弹的较量 。而这一次较量的真正执行者 ,各地政府是责无旁贷的 。目前只要地方政府真正地贯彻落实中央精神 ,增加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进度 ,加大执行力度 ,那么两三年后 ,房地产市场的供应体系将更加多元 ,在房市上唱主角的将不再是商品房一枝独秀 ,人们可以通过经济适用房 、限价房 、公共租赁房等多种方式解决住房问题 ,价格过高的商品房"独木桥"也会宽敞一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