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国梦·AG厅梦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国际机构频吹中国楼市负面风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1-06-24    阅读量:

业内专家表示 ,除了采取“唱空做多”障眼法进入房地产外 ,在目前国内信贷空前紧张 ,不少内地企业选择在海外融资的非常时刻 ,唱空中国房地产可以使国际投行在参与中国房企海外融资中占得主动 。 

  对策1 

  加速布局内地楼市 

  尽管不少国际投资机构纷纷悲观预测中国楼市“只赚不赔时代即将终结 ,而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将破灭”,然而 ,这并不妨碍其不断用真金白银布局国内房地产业 。 

  去年9月 ,美国私募股权黑石集团宣布联手香港鹰君集团共同开发大连高端酒店和住宅项目 。11月24日 ,荷兰GTC这家由犹太商人创建的中东欧最大房企在成都宣布其在中国的首个商业综合体凯丹广场落成运营 。 

  甚至在2008年国内房地产最低迷的时刻 ,包括瑞士银行 、摩根士丹利 、德意志银行的房地产投资部门加强对中国及亚洲地区的房地产投资 ,日本野村集团也构建了专门体制 ,以加大对中国及亚洲国家不动产市场的投资 。 

  评级 

  2008年 情景重现 

  对于中国楼市前景 ,国际着名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近日预计 ,在未来的6-12个月 ,对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负面评级将越来越多地出现 ,中国房地产价格可能会有10%左右的降幅 。 

  此前 ,另一评级公司穆迪在4月也将中国房地产投资前景评级至“负面”.摩根士丹利也发布中国房地产报告称 ,中国几大主要城市的总体房价已经有所缓和 ,预计这一趋势将在今后几个月内继续维持 。预计进入第三季度将看到开发商推出更多新楼盘 ,并且会提供进一步折扣 ,从而导致中国主要城市的销售均价进一步下降 。 

  这已经不是国际投行第一次唱空中国楼市 , 2008年在一份关于中国楼市的最新报告中 ,标准普尔为今年的中国楼市描绘了一幅悲观情景 。“如果市场状况不出现改观 ,流动资金将会干涸 ,许多资金短缺的小型开发商将不会生存下来 。”此外 ,去年4月 ,穆迪就发表报告说 ,该公司对中国房地产投资前景的评级已经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 

  对策2 

  与海外融资密集期吻合 

  值得注意的是 ,国际投行与评级机构恰恰选择在内地房企海外融资密集期 ,频频发布中国房地产负面报告 。 

  据本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房地产数据 ,目前楼市资金回笼速度依旧呈下降趋势 ,房企更加倚重自筹资金 ,外资更是乘机加速进入房地产开发 。统计显示 ,今年1-5月份 ,房企利用外资增长幅度达57.3%;自筹资金12486亿元 ,增长达到30.9%,而来自国内贷款的资金为5803亿元 ,增长仅为4.6%. 

  易城中国根据国内83家重点房企的大额融资记录统计分析 ,今年一季度各大房企银行贷款的比例已降至37%,境外资金已成第一大来源 ,占比达到39%,而2010年仅25%. 

  另有机构统计 ,今年1至3月中资房企已从境外市场融资超过30亿美元 ,今年全年很可能突破百亿美元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CRIC)数据也显示 ,5月份又有多家房地产公司发行美元债券 。 

  影响 

  或加重海外融资成本 

  “内地企业到海外融资 ,离不开国际投行和信用评级机构 ,他们对于房地产企业海外融资成本有着重要影响 ,”国内某投资机构研究人士向记者表示 ,如果将中国房地产评为负面 ,那么意味着告诉全球投资者 ,中国房企发行的债券风险较高 ,“高风险就需要高回报,所以中国房企需要付出更多的债券利率才能得到国际投资者的青睐 。” 

  易城中国报告显示 ,目前信托利率9%,境外资金利率已经高达12.5%.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表示 ,除了采取“唱空做多”障眼法进入房地产外 ,在目前国内信贷空前紧张 ,不少内地企业选择在海外融资的非常时刻 ,唱空中国房地产可以使国际投行在与中国房企海外融资博弈中占得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