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的松绑或将取决于保障房进程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1-07-01 阅读量 :
2011年上半年行将过去
,空前严厉的楼市限购
、限贷政策
,给上半年的楼市打上独特的烙印
。房地产后市将如何发展
?现在是买房的好时机吗
?调控将会在什么时候趋缓
?会不会有轰然倒地的开发商
?诸如此类的问题
,在相对茫然的市场面前
,越发凸显其焦躁不安的一面
。
当然
,有一点是清晰明了的
,那就是在国家大力推动保障房建设进度
,限购
、限贷以及信贷政策从紧等多重调控措施下
,包括杭州在内的中国绝大多数城市
,无论在销售面积
、销售金额
,还是在销售均价方面
,都全面趋于下探
。就杭州当前新开楼盘而言
,算是名目繁多的折扣优惠
,不少楼盘的定价已向2009年看齐
,定价明显趋于合理
,房价涨势趋缓的态势明显
。与此同时
,楼市也已从自住
、投资两相宜的局面
,朝着刚需自住
、改善型自住的方向疾行
,楼市正迎来属于真实居住需求意愿的时代
。尽管被动
,但仍属于好时代
。
只是在一个观望氛围浓厚的市场
,开发商一厢情愿的让利
,未必能获得它希望听到的反响
。在松动的房价面前
,紧捂口袋反倒成为众多人下意识的行为
。这会是种最好的选择吗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未必
,但历史有时候并不能佐证下一个现实
。购房者的谨小慎微
,在刺激楼市清淡的同时
,也在不停推高着存量房的数字
。这无疑让开发商背上更为沉重的资金负担
。
从货币紧缩
,到房地产销售下降
,到房地产投资下降
,再到土地拍卖降温
,最后到房价下降
,一轮房地产调控现在已到第四个环节了
,土地拍卖降温已经很明显
。土地是房地产商的滞后指标,如果连土地拍卖都冷却下来
,意味着这个行业的景气度开始变差
,在销售下滑的情况下
,房价的下降已是必然
。市场的举动已证明了这点
,只是有必要把握好那个度
,避免在那个下降即将探底的时刻仍按兵不动
,如此等待下一个低谷的到来又不知要到几时
。因为一旦价格下降符合政策调控的预期
,按理说
,政策也将转变了
。
从某种程度上说
,时间是最后的裁决者
。当土地仍是各级地方政府最便捷可靠的收入来源渠道
;当土地仍是银行
、投资机构甚至是投资者最重要的赢利渠道
;当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将昂首阔步前行
;当数以万计的年轻人都需为自己求得一方安身立命之地勤勉打拼
,中国的房地产业在未来多年仍将走在一条光明大道
,只是在现实的需求与沸腾的民意间
,需要用时间来隔离出一个缓冲带
。
也许调控政策的松绑将完全取决于保障房的进程
,政府需要用调控来为保障房的建设争取更为充裕的时间
。到那时,也许我们真的可以说这句话了
:市场的归市场
,民生的归民生
。也许也只有等到那时
,政策对于一个产业的左右才会降到最小
。还是那些基金的嗅觉灵敏
,在豪赌行政压力将加速保障房进程的前提下
,部分基金公司已逐步将地产的配置提升到“标配”程度
,不少地产股的市盈率已大大低于市场平均值
,在跌无可跌的情况下
,剩下的就是修复的机会了
。市场有些时候是要反着来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