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国梦·AG厅梦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购房改变人生 :房产成为家庭财富分水岭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13-07-12    阅读量 :

面对一线城市“高房价”的财富困局 ,生活于此的众多中产阶层正在纷纷寻求突围之道 ,在工作的一线城市的卫星城安家 ,选择“双城生活”方式 ,这样既可继续拿一线城市的高工资 ,又可以享受小城市低廉的居住成本。
  “知识改变命运 ,购房改变人生 。众多80后 ,即使赢在了起点 ,也有可能输在房子这个问题的转折点上 。”某知名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在转发上证报《高房价绑架下的中产梦》一文时如此评论 。
  他们被称为中产阶层中的“?潘俊薄??沼幸徽盼钠敬车创蟪鞘校?考畚凑鞘保??瞧疵?ぷ髦晃?疚冉鸥?淮?抑薪タ怼⒉坏貌唤峄樯?邮保?考廴丛缫阎比朐葡觥?BR>  收入增速跟不上房价涨速
  1980年出生的周先生来自太行山区某贫困县 ,尽管父母务农 ,家徒四壁 ,但学生时代的周先生却很争气 。不仅顺利考入省会大学 ,还公费读研 ,期间还做家教勤工俭学 ,大学七年几乎没花家里一分钱 。
  2006年 ,周先生携一“三类院校”的硕士文凭只身闯荡北京 。经过最初一两年的跌跌撞撞后 ,他终于在中关村某IT公司安顿下来 。转眼已是而立之年 ,买房突然成为结婚生子的首要问题 。
  此时北京房价早已与初来时面目全非 ,周先生算了算手中的“子弹” ,距离首付尚差一截 ,未婚妻恳求他向家人朋友借钱 ,却被一向要强的他回绝——首先是他父母没钱 ,再者他怎忍心开口?看着房价继续蹭蹭地上涨 ,周先生只有一边拼命工作 ,一边希望房价跌一跌 ,自己的收入和积蓄再多一点 。但收入增长的速度怎能跟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
  事实上 ,但凡在北京买房的小青年 ,有几个没有向父母或亲戚朋友开口凑首付的 ?与他一起毕业工作的同学 ,大多在父母的帮助下早早买房 ,随着此后房价数轮上涨 ,不少已经还清了首套房的贷款 ,甚至开始谋划或已经拥有二套房 。
  “以前敢于借钱 、有钱可借买房子的人日子都过好了 !”后来在参加一次同学聚会时 ,周先生听到这样的感慨 ,回想自己来京七年来 ,光房租就花出去20来万 ,心情不禁黯然 。
  今年5月 ,在前后放弃老家买房 、燕郊买房后 ,周先生夫妇终于贷款拿下了位于北京廊坊大厂一套新房 ,均价每平方米7600元 ,两居室 。而同样的价钱 ,7年前能在北京南二环到南三环间买一套新房 。
  在本报《高房价》一文发表后 ,网上还专门为此设计了一项调查 。截至记者发稿 ,调查共吸引6000多人参与 ,对于“你是否赞同房子成为中产分水岭 ?”这一调查提问时 ,持“赞同”观点的占79% ,仅有21%的人不赞同 。
  而在“你认为中国中产的标准有哪些”的多选项中 ,排名较多的依次是“有房子”(占22%) 、有车子(19%) 、年入20万(17%) 、受过高等教育(13%) 。
  显然 ,“房子问题”已成为当下中产阶层最关心的话题 ,而是否拥有房产和在什么时间和位置买房也成为划分中产阶层家庭财富状况的“分水岭” 。
  对此 ,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评论称 ,正如他多年来所说 :普通市民财富阶层的分化 ,主要看你买没买房子 、买了几套房子 、在哪里买的房子 、什么时间买的房子等四个方面 。
  “双城生活”
  可两头兼顾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无论是错过买房时机的资深“?潘俊保?蚴歉崭詹饺胫俺〉墓?尽安四瘛保?娑砸讶桓咂蟮囊幌叱鞘蟹考郏?炔辉敢獾叫〕鞘小捌吹?蹦敝埃?窒牖竦么蟪鞘蟹⒄箍占涞墓愦笾胁?撞悖?弊龊沃盅≡瘢?BR>  去年买房 、现任某理财杂志编辑的秦敏出招称 ,不妨到一线城市的卫星城安家 ,工作仍在北京 ,居住生活在卫星城 。这样一可以继续拿一线城市的高工资 ,二可以享受小城市低廉的居住成本 。比如北京的燕郊 ,上海附近的苏州等地 。
  “北上广拼钱 ,小地方拼爹” 。秦敏称 ,回到家乡 ,薪水少了很多 ,工作机会少 ,但家乡生活成本却不见得低多少 。而“双城生活”最大的好处是 ,其房价往往是一线中心城市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
  同样 ,在廊坊大厂买房的周先生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 。在他看来 ,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快捷的公共交通 ,和其不用经常坐班的弹性工作方式 ,正是其摆脱大城市高房价逼迫的不错选择 。
  面对一线城市“高房价”的财富困局 ,生活于此的众多中产阶层正在纷纷寻求突围之道 ,除了选择“双城生活”方式的 ,也有不少人建议去二 、三线城市发展 。
  “干吗老盯着北京 ,看看国内的中小城市吧 ,根本就没那么恐怖 。不要看不起我们中小城市的啊 ,活得比你们潇洒多了 ,哪像你们天天争来争去的 !”一名署名为“时光孤岛”的网友如此称 。
  另一位名叫“柳絮才高”的网友则以现身说法称 ,他在某小城市一个月也能拿着一万多元 ,却住着公司50元一个月的宿舍 ,不知道多爽 。“谁叫你们都跑到北京上海去 ,难道中国就这两个地方 ?”
  而事实上 ,每个年代的人都有特定年代的无奈与压力 。“以前知识青年下乡和不下乡差别巨大 ,现在买不买房差别巨大 。生活本来就是如此 ,想通了怎么都能活出个快乐的自己 。”一位自称经历过知情下乡的读者评论称 。
  面对高房价 ,尽管每一位中产心中都是五味杂陈——感慨者有之 ,调侃者有之 ,悲愤者有之 ,醒悟者也有之 。但从更长远的角度讲 ,家庭财富暂时领先的不必妄自菲薄 ,暂时落后的也无需自暴自弃 。因为 ,一切都是刚刚开始 ,此外 ,家庭幸福也不全是财富所定义的 。